全球每3秒就新增一名糖尿病患者,每10秒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死亡,每30秒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被截肢,近30年我国死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已经超过1个亿,难道得了糖尿病只有等待被并发症拖残致死的厄运吗?
警钟长鸣——尿里有泡泡暗示肾病早期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对抗糖尿病的终极目标就是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发症到一定阶段将极难逆转,为了不错过最佳逆转治疗时机,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到大型糖尿病专科医保医院进行并发症的专项检测:
糖尿病早期眼病:眼前有飞蚊感、视物模糊、变形,发展下去将导致失明;
糖尿病早期肾病:尿里有泡泡,下肢浮肿,用手一按一个坑,是肾衰的早期症状,迁延不治导致尿毒症,最后只有靠透析延缓生命;
糖尿病早期足病:足部发凉,挠脚心无痒感,脚面的皮肤变薄,发亮,走路时会间歇跛行,一旦破损引发糖尿病足,逐渐溃烂、坏疽,甚至截肢;
糖尿病早期神经病变:皮肤瘙痒、刺痛,有蚁走感;肢体麻木,走路像踩在棉花上,双腿无力,会导致下肢血管阻塞,也能引发肢体的黑死坏疽;
祸起高血糖——糖尿病并发症危机四伏
糖尿病是一种涉及全身多个脏器的疾病,高血糖所导致的高糖毒性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高糖毒性会对脏器组织造成伤害,特别是毛细血管丰富的组织和器官越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肾脏、眼睛、脑部、下肢、足部等。因此,有效控制血糖,防治高糖毒性对血管、组织造成伤害,才是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唯一途径。
源自美国哈佛大学JOSLIN糖尿病中心的“人工胰岛”治疗是糖尿病“个体精细化”理论中的核心技术,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动态双C疗法,”它能够能模拟人体胰岛的生理机能,可持续使血糖平稳达标,避免终身服药,远离并发症,彻底改变糖尿病患者的命运。
动态血糖监测——锁定高血糖的源头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是根据人体胰岛自动监测血糖变化的原理研发的:此系统每10 秒接受1次电信号,每5 分钟将获得的平均值转换成血糖值储存起来,每天可储存288个血糖值。受检者佩戴记录器72小时,并输入影响血糖波动的事件(如进餐、运动、降糖药物的使用及低血糖反应等),通过信息提取器将数据下载到计算机,即可获得患者3天内血糖连续动态变化的完整资料,其中包括血糖波动曲线,以及各种事件与血糖的关系等。由于所得信息直观详实,可以直接帮助医生为糖尿病患者整合出最佳的血糖控制方案。
动态胰岛素补充------再现胰岛分泌功能
人体正常胰岛具有自动监控血糖并自动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的双重机能,动态双C疗法是通过动态血糖监控系统把患者全天的血糖值像“录像”一样记录下来,监测出患者血糖动态水平之后,采用模拟人体胰岛功能分泌胰岛素的治疗模式:根据动态血糖所显示的不同时间的血糖水平,每天进行480次的不同剂量胰岛素的自动补充,完美再现了人体胰岛自主调节血糖的生理机能,因此,动态双C疗法,也被称为“人工胰岛”疗法。
明智选择——“人工胰岛”治疗可长期远离并发症。
今年7月在美国结束的全美第69届糖尿病年会上,全球专家达成共识:越早期发现的糖尿病患者越应该及时进行有“人工胰岛”之称的动态双C疗法,不仅血糖得以控制,降低高糖毒性,并有效逆转受损的胰岛B细胞,有望摆脱各种降糖药的困扰。同时,据美国进行的DCCT/EDIC(血糖与并发症关联性研究)表明,动态双C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还具有长期的记忆功能,即便是在7年之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还是要比未进行过动态双C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低50%以上。
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名誉院长钱荣立教授应邀出席本次盛会,介绍了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在临床运用“动态双C”疗法所取得的新进展:“3天血糖达标,7天血糖平稳控制,14天形成持续控制方案”的糖尿病治疗体系,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而且由此可见,及时应用“人工胰岛”---动态双C的治疗,才是长期抑制、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有效手段。
(责任编辑:潘东波)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或者患者家人,至少会有一个概念,那就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是控制血糖,只要将血糖、血压、血脂长期稳定控制在比较好的状态下,就可以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延缓并发症出现,提高生活质量。而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做好血糖控制工作?为此,39健康网编辑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李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