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调理饮食防肥胖健体动脑享天伦预防老年性痴呆

2007-08-24 17:14: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简称AD)是一种慢性的大脑退行性变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的危险性增大。据统计:美国AD患者为200万~400万,全球达1700万~2500万。在欧美国家AD是继心脏病、肿瘤和中风之后,排在第四位的导致死亡的疾病。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最近完成了我国首次老年痴呆病的大规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并非过去所认为的中国是老年性痴呆病的低发区,而发病率与欧美国家相近。北京市的调查也显示:在120多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就有2000多人患有老年性痴呆症。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这种病的患病率必然呈现上升的趋势。由于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效果并不乐观,专家认为对于该病要强调早期干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袁云副教授说,预防老年性痴呆应当从中年开始。

  老年性痴呆多发生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患者大脑皮质萎缩而出现一系列性格、情感、智能和行为的异常,最常见是记忆力和计算力的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变得自私、易怒、放荡、冷淡、懒散、挥霍,甚至丧失伦理道德和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有的不知饥饱、大小便失禁以至完全丧失工作与生活能力。最让世人瞩目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恐怕就是美国前总统里根了,他患病后根本不记得自己曾是总统,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也丧失了。他的夫人南希悲叹道:他哪儿都不能去,仿佛在黑暗中永远见不到光明,只能在这种永恒的沮丧中度过余生。

  发生老年痴呆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饮食中铝含量过高、胆固醇过高、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中风等,另外,还与受教育程度低、不爱动脑子、性格内向、不良生活方式如嗜酒等等有关。

调理饮食防肥胖健体动脑享天伦预防老年性痴呆

  专家称,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老年性痴呆,但可选取用下列几种药物来改善脑血流量,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可根据病情单独使用或配合使用。如吡拉西坦(脑复康)可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缺氧,促进思维记忆,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有效;都可喜,为大脑代谢促进剂,对智力恢复有较好的作用,越早用效果越好。还可服用大剂量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以及烟酸、三磷酸腺苷等。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保护胆碱能神经元,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妇女患老年性痴呆的危险较低。因此更年期妇女可适当补充雌激素以预防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一般多从脑、心、肾等不同脏腑及气、血、痰、瘀、火、郁等病机论治。据文献报道,近年日本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应用当归芍药散、钩藤散及黄连解毒汤等从郁、风、热、毒等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对其有改善学习、记忆的功效。另外,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对改善症状也有益。还可进行针灸疗法。

  专家告诫人们,由于老年痴呆症的病因还不是完全明了,因此人们目前能做到的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凡60岁以上的老年人如近期常发生遗忘现象,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做一些相应检查(如神经心理测试、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是否已患上老年痴呆症。如已发生,便应实行早期的一系列干预措施,来延缓或减轻它的发展。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合理饮食

  要提倡均衡膳食,全面摄取各种营养素。老年人消化功能差,应多吃些清淡的食物;鱼类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防止大脑的衰老有很好的作用;蛋类、瘦肉、菌菇类食品对增加抵抗力、提高记忆力都有帮助;富含维生素的各种食物包括水果和蔬菜等,可以改善大脑细胞营养和延缓大脑细胞衰老。此外,铝的过量摄入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要少吃油条一类的食物,还应尽量少用或不用铝制品,以防铝摄入过多。

  戒烟戒酒

  吸烟会使血压升高,促进血管硬化。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会减弱脑细胞的功能,吸烟是老年性痴呆的促进剂。长期饮烈性酒会麻醉神经,使大脑功能受损。

  加强锻炼

  经常锻炼是预防老年性痴呆的重要措施之一。中老年人应该每天早晚各散步一次,每次约30分钟。也可进行慢跑、爬山、游泳、跳舞、打羽毛球等力所能及的活动。另外,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旅游项目,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增长阅历,防止衰老。

  控制肥胖

  肥胖会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同时也是动脉硬化的诱因。要避免从中年时期就发胖,少吃过甜、过咸食品,晚饭应只吃八成饱。因为肥胖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症、糖尿病、中风等病的发生有关,这些疾病都会引起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和使病情恶化。因此,有这些疾病的人应及时治疗。

  勤于用脑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用脑到老。因为多动脑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大脑营养,延缓脑细胞的死亡速度。只要身心健康,即使活到80岁高龄,仍然可有较高的智力,较好的生活质量。退休后可参加老年大学的学习,不要失掉对知识的兴趣,要多读书,多看报,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每天可抽出1~2小时进行有益的思维活动,多思多想,追求新事物,活跃脑细胞。

  老有所为

  老年人要多走出家门,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特别是文体活动,只要自己能参与的,就积极参与,即使当个旁观者也比不闻不问好。培养广泛爱好,如绘画、书法、弹琴、钓鱼、集邮等,在生活中不断汲取、创新。要关心公益事业,关心他人。有所奉献,必然有所收获。

  家庭和睦

  老年夫妻在一起,在生活中要多交流感受,培养共同情趣。因为乏味的生活和孤独、寂寞是促进衰老和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度的精神抑郁会导致血管收缩,大脑供血不足,发生营养障碍,甚至会造成内分泌紊乱。要提倡多同儿孙在一起,使自己似乎也回到童年和青年时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袁云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1989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硕士学位,导师为陈清棠教授。1992-1997留学德国,先后在Essen大学医学院神经病理研究所、Bremen东部中心医院和Mainz大学神经病理研究所学习神经病理学。1996年获德国ESSEN 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导师为Gerhard教授。1997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临床工作:拥有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对疑难性周围神经病、肌肉病以及脑病有一个熟练的研究和诊断流程,在常规神经科检查手段的基础上,主要采取病理标本的常规组织学、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基因以及蛋白研究,组织标本包括周围神经、肌肉和皮肤,采取皮肤活检主要是诊断遗传性脑代谢性疾病,代替脑活检。目前尝试进行遗传性疾病的产前诊断方法。大约有40-60%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每年进行的神经病理检查数量约为400份,目前在继续递增。科研工作:先后获得教育部归国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和首都发展基金重大课题的资助。我们把临床和科研结合,科研以解决临床诊断和治疗为目的,到目前已在国内外发表170余篇论文。教学工作:负责北京大学神经内科的教学工作和住院医师的培训考试工作,编写和参与编写了14部神经内科专著,主译两本神经内科专著。开设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神经系统主要疾病的处理策略。社会工作:卫生部中级和高级职称专家委员会委员兼神经内科组负责人。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神经病理学组委员兼秘书、肌肉病学组委员。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和神经系统疾病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系统疾病杂志、中国糖尿病杂志的编辑委员。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